欢迎来到恵省掌薅-在线能赚钱的购物、学习商城,全新购物体验
登录   |    免费注册   |   

恵省掌薅-在线能赚钱的购物、学习商城,全新购物体验

热门搜索: 源码   软件   办公   工程   恵薅   恵省掌薅   网站建设   
商家入驻

免费提供墓地和骨灰盒,这个县6年的殡葬改革怎么样了

  • 时间:2023-06-25 09:32:02 作者: 580c 阅读:2185

  殡葬改革始终是舆论场关注的话题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董事长潘保春提交了“加大殡葬行业改革”的议案。他建议,应加大殡葬业立法研究,尽快出台《殡葬法》,规范行业乱象,为离世的人提供免费墓地和骨灰盒。

  2017年,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就开启了这样一场改革。具有当地户口、在沂水去世的民众,其遗体运输费、火化费、骨灰盒费、公益性公墓墓穴费、墓碑使用费、碑文刻制费全部免除,逝者统一免费安葬在公益性公墓,相关费用由县、乡两级财政承担。

  六年过去了,这场改革进行得如何?沂水经验是否能复制推广到全国?

  从大操大办到全链条改革

  5月31日,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前埠子社区后埠子村,97岁村民熊淑英去世。她的家属第一时间通知了村主任张其东,张其东则赶紧通知了包村干部、龙家圈埠子管理区副书记张文强,以及红白理事会的其他成员。

  红白理事会是沂水殡葬改革的“抓手”,每个村都有红白理事会,成员有三五名,包括村支书(村主任)、村两委人员、村中老党员以及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等,红白理事会主任通常由村主任兼任。

  张其东等人赶到后,帮忙为逝者整理仪容、办理死亡证明,另外还帮忙招待宾客、记账、组织追思会、举行安葬仪式等。张其东说,“我们要和家属商量好,什么时候开追思会,什么时候火化,信息报给街道党工委,由他们联系民政,安排好车辆,公墓那边也要提前准备。”

  丧仪中,“披麻戴孝”“扎纸”“大棺材”消失了,从城市里学来的追思会成为重要的环节。熊淑英的追思会有三四十人参加,先致悼词、宣读逝者生平,再默哀行鞠躬礼。

  5月31日上午,沂水县后埠子村,在熊淑英的追思会上,张文强(左)致悼词:希望家属节哀顺变……上孝老人,下教子女,团结邻里。

  追思会由张其东主持,张文强为其致悼词。村民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有村两委、乡镇干部参加丧事,是极有面子的。曾有临沂市领导在沂水调研时遇到追思会,也就顺势参加。

  张文强在悼词里这样介绍熊淑英,“她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⋯⋯她养育了7个子女,是受人尊敬的好邻居、好村民。”他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,又一次为殡葬改革做普及,“为逝者办追思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,也是精神文明和移风易俗的需要。这种形式简短、隆重,有仪式感,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。”

  追思会结束后,逝者遗体被送到殡仪馆免费火化,骨灰被安排进免费公墓,由逝者家属及红白理事会成员一同举行安葬仪式。

  相较以往,沂水县当前的丧仪流程简化。正如时任县委书记薛峰所说,殡葬改革是全链条改革,对殡葬体制、观念以及文化进行重塑。

沂水县的公益性公墓均有监控,且全部联网,有专人管理。沂水县的公益性公墓均有监控,且全部联网,有专人管理。

  薛峰现在已调任临沂市委常委、秘书长,他向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回忆,他从小在农村长大,对殡葬陋习有切身感受。工作后,他发现陈规陋习并未减少,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。比如农村奢华坟墓占地多,大棺材下葬,起大坟头;城市里,有的地方墓穴价格高得离谱,殡仪馆的各项费用也不低。

  主政沂水后,他发现,“坟墓占据基本农田”的现象时有出现。过去,每个村都有公墓,但近些年逐渐满了,有的民众就把亲人埋在承包地里,散埋乱葬一年用地三四百亩。

  他和同事们算了一笔账:沂水县是有120万人的人口大县,每年去世人数相对固定,有8500~9000人,一场葬礼少则1万多元,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元,户均2.5万元左右,沂水每年用于殡葬的社会支出2亿多元。

  如果进行殡葬改革,实行全链条免费,建公墓需要一次性投入5000余万元,可建110处公墓10万个墓穴,满足居民十年安葬需求。再加上公益性墓穴运营维护、运输遗体花费、骨灰盒成本,以及殡仪馆运营及职工工资,一年全部费用不超2000万元(包括建公墓年均摊费用500余万元)。也就是说,每年2000万元,可以置换每年社会支出2亿多元。另外,如果使用骨灰盒安葬,全县一年还可节约木材1万立方米左右。

沂水县的公益性公墓设有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等多种形式的生态葬。本文摄影/本刊记者 佟西中沂水县的公益性公墓设有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等多种形式的生态葬。本文摄影/本刊记者 佟西中

  更何况,最重要的现实因素是,沂水有着殡葬改革的坚实基础,当地火化率早在数十年前就已达到百分之百。因此,上任之后仅一个月,2017年初,薛峰就决定推动殡葬改革。

  “党员干部带头,他们就服气”

  “殡葬改革,我就不信沂水能改成”。2020年,沂水推出话剧《樱桃崮下》,里面有句台词这样说,这也是当时许多党员干部的真实想法。

  最初,沂水县的有关干部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。调研过程中,听到最多的是担心,薛峰回忆,“他们担心改革干不成,办砸了怎么办。改殡葬陋习,这活是出力不讨好,不光是广大党员干部这么想,班子成员也都担心这个。”

  他们分析后认为,“党员干部与企业家是关键因素。”薛峰说,他们决定先抓好党员干部和企业家的思想工作,对民众则要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事件。

  薛峰回忆,在各类座谈会上,广大党员干部、企业家多是比较赞同的,“至少明面上没有反对的”。至于普通民众,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,年龄大的仍需多做思想工作。

  为此,沂水县还制定了风险预案,尤其是舆情风险和政策风险。沂水县民政局时任副局长贾文勇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他们认为,如果舆情方面出问题,就立即进行沟通,不能为平息舆情而简单将涉事干部“拿下”,应找到舆情背后的原因,通过完善工作平息舆情。

  至于政策,他说,他们梳理了近些年民政部出台的关于殡葬的措施和指导意见,确保殡葬改革有政策依据,“不能被人抓小辫子”。

  2017年5月8日,沂水殡葬改革正式开始。从当年5月10日起,该县殡葬涉及的遗体运送费、火化费、骨灰盒等费用全部免费,同时倡导公墓安葬。薛峰明确要求,正面引导说理为主,不准强制、不准“一刀切”、不准搞平坟运动。

  殡葬改革刚开始的时候,一位县级老干部去世了,薛峰问县委办公室人员,这位干部是否进公墓,如果进公墓,他就参加这位干部的追悼会,如果不进公墓,他就不参加。后来,这位干部进了公墓,薛峰以县委书记的身份参加了追悼会。

  对企业家亦是如此。一次,薛峰和一位企业家开会,这位企业家说有急事要回家,原来是其父亲去世了。薛峰劝道,“你家老人要带头进公墓啊。”这位企业家表示,早就有此打算。之后,薛峰就以县委书记的名义,给企业家父亲送了花圈,并在多个场合表扬。

  薛峰也碰到过有干部以实际行动反对的。殡葬改革之初,有群众举报,一名干部深夜把去世的母亲埋进事先建好的坟墓中。在薛峰看来,这事带了坏头,“搞改革,说白了民众就是看党员干部,党员干部带头,他们就服气”。

  为此,他在全县大会不点名批评了这个干部不忠不孝,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,不带头执行党委政府的号召,顶风而上,忠在哪里?一个人从懂事开始,父母就教育我们要服从党委政府的安排,要遵章守纪,父母的话都不听,孝从何来?”

  在说服民众时,也有不少难点。有的村庄说服村民死后进公墓花了半年时间。薛峰说,乡镇长、党委书记到村民家做工作是常事,“我在大会上说,如果个别户实在做不下来工作,可以把任务交给我”。

  为推进改革,基层干部在村民家有丧事的时候,前去随礼并且磕头,给足“面子”的同时继续做思想工作。许多民众持观望态度,因此当地对前几名进公墓安葬的,都有数千元不等的物质奖励。

  沂水县建立了移风易俗教育基地,殡改已成为当地的“名片”。

沂水县移风易俗教育基地内的展品显示,殡改后随礼金额大为减少。沂水县移风易俗教育基地内的展品显示,殡改后随礼金额大为减少。

  对最难被说服的老一辈,则需要另辟蹊径。“在世的时候,大家住房都希望集中一点,大家热热闹闹的,百年之后进公墓,这相当于住小区,大家还是热热闹闹的。”“散埋也就三代之内能照顾到,进公墓定期有人管,后辈祭祀的时候,顺带也能管管老祖宗们”。还有基层干部对老人说,公墓环境好,或许会陵园变公园,以后子孙后代也会常来看看。

  意料之外的事情也有发生。有村民利用运输骨灰的环节,在运输车上偷换骨灰,捧着空骨灰盒去安葬,被人发现盒子重量很轻。这是改革前没有想到的。

  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,当地采取了两个补救措施。一是封签,也就是将骨灰装入骨灰盒后封签,如果要拿出骨灰,必须扯断封签;二是对所有运送遗体的车和所有公墓都加装监控,避免有人偷取骨灰或为阻止殡葬改革而破坏公墓。

  因是全链条改革,推崇免费,因此沂水的经营性公墓、殡葬用品市场都被“动了奶酪”。此前,沂水仅有一个经营性公墓,归民政局管,民政局取消了其经营资格。与此同时,当地强力整顿清理殡葬用品市场,棺材、纸扎等用品都在清理之列,被禁止销售。

  触动了利益,威胁随之而来。薛峰说,那段时间接到了几百个电话,有询问的,有诅咒谩骂的,还有言语威胁的。不过,薛峰强调,反对的声音,最终都没有形成气候。

  他说,他们坚持了原则性和灵活性。政策和目的是刚性的,即百分百进公墓,这是没有妥协空间的。但方法可以灵活,比如给予物质奖励等。殡葬改革六年以来,沂水53700多户逝者家庭享受到“殡葬全免费”政策,户均减负2.5万元,累计节约社会殡葬支出13亿余元,节省土地1200多亩、木材5万多立方米。

  沂水殡葬改革可以复制吗?

  中国已进到深度老龄化社会,并且,仍在进一步加剧。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德富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新中国成立至今,有过几次人口出生高峰,从年龄看,未来三十年正是人口死亡高峰(75岁以上的人)。这个背景之下,殡葬改革尤其受关注。

  国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接受《中国新闻周刊》采访时指出,沂水从政府职责入手,率先在全国实行殡葬综合性改革,让殡仪馆回归公益,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,由政府免费提供,由乡村干部为每位逝者举行追思会,推行“惠民礼葬”,这一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广。

  不过,外界审视沂水殡葬改革时,一方面是其早已实现百分之百的火化率让其他地区难以立刻效仿;另一方面,财政也是焦点,全免费的全链条改革,其他地方财政负担得起吗?

  王金华向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解释说,其实账是大致固定的,年均死亡人数不到千分之七,各地区死亡人数比较稳定,火化费、遗体运送费、暂存费、骨灰盒费等费用都可以测算。

  从全国来看,王金华认为,基本殡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,各地是可以做到的,财政完全能够负担,即使财力较弱的省份也完全有能力承担。现在国内有九个省份已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全免费。他相信,财力不是主要问题,最重要的是决心问题、认识问题,是移风易俗的观念问题。

  这事实上关涉到了殡葬改革至今仍然受争议的最核心议题。一位该领域的研究专家在接受《中国新闻周刊》采访时指出,殡葬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改革,涉及政府、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。三者要实现良性互动,才能推动殡葬改革顺利发展。他说,在满足民众基本殡葬服务需要的同时,如何满足居民的多元化、个性化需求,也是值得考量的。

  曾任中国殡葬业协会秘书长的孙树仁同样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殡葬的重要属性是民生,本质属性是文化,现代殡葬礼仪形成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后,改革的杂音会小很多,民众的接受度也会更高。

  他认为,殡葬改革的终极目标是“三性”,即生命的尊严性、死亡的平等性、服务的公共性。所谓尊严性,是指对生命要尊重,死亡要有尊严。平等性是指人的生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。在自然属性上,对遗体的处理应该是平等的,不再占用自然资源,为子子孙孙繁衍生息提供发展空间。另外在服务的公共性上,政府买单让民众不会就此攀比。这“三性”是密切相关的,缺一不可。

  孙树仁进一步补充说,殡葬改革不应强求某种模式,可因地制宜、百花齐放,但不管创造什么模式,三个底线得守住,也就是节地、生态,以及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,为子孙后代负责。

  作者:佟西中

联系我们

安卓APP:

惠省掌薅

PM办公


二维码